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摊销区别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摊销是会计处理中针对无形资产的两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它们分别针对无形资产价值的减少,但原因和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
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是指将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寿命内进行系统合理的分配。这是基于无形资产预期会在其使用寿命内逐渐消耗或失去价值这一假设。累计摊销的会计处理如下:
- 借:管理费用/研发支出等(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部门)
- 贷:累计摊销
累计摊销反映了无形资产价值的正常消耗,是一种 systematic(系统的)和 rational(合理的)分配过程。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则是在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对这部分价值减少所做的会计处理。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其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中的较高者。减值准备反映了由于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因素导致的无形资产价值的非正常减少。
- 借:资产减值损失
-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表明了资产账面价值的一个直接减少。
主要区别
- 性质:累计摊销是预计的无形资产价值的正常消耗,而减值准备是由于特定情况导致的资产价值减少。
- 目的:摊销是为了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减值准备是为了更真实地反映资产的价值。
- 金额:摊销金额是根据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残值来计算的,减值准备的金额则基于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差额。
- 转回:累计摊销一般情况下不可转回,而减值准备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回。
两者虽然都减少了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但它们在会计处理和财务分析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